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艺评|安静听歌,使劲鼓掌)

艺评|宁静听歌,用力拍手

陈俊宇

6月初,去听了莫西子诗音乐会。

他进入群众视野,应该是2014年在《中国好歌曲》舞台上演唱的那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这颗心就稀巴烂……”歌词取自墨客俞心樵的同名诗作,极致虐心又浪漫,简便直接,朴拙地道,直击民意。

音乐会的开头阶段,莫西子诗也唱了这首歌曲。在橘黄色的灯光中,他站在舞台中央,弹着吉他,那高亢来自山川间的声响,热切如初。没有多一点的互动,也没有大齐唱。

初夏,在剧场之中,我们就如此安宁悄悄地听他吟唱,在每一首演唱完毕后用力拍手。

2012年,相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吉克隽逸在《中国好声响》中唱火的《不要怕》,就是莫西子诗的作品。当晚,他唱完这首歌后,聊到了北漂故事。

2008年支配,他辗转分开北京,做过日语导游、幼儿家教、翻译,摆摊售卖手工艺品。当时,他住在回龙观,天天花两个小时先坐公交车换乘地铁进入市内,带着旅游团游走在南锣鼓巷、鼓楼大街。反复的生存,懊丧悲观。

有一天,在伙伴开在鼓楼的杂货铺里,乐手们边聊边唱。莫西子诗抱着吉他,即兴把时常回荡在头脑里的旋律用吉他弹出来,反复用彝语吟唱:啊杰咯(彝语,不要怕)……

“风起了,雨下了,荞叶落了,树叶黄了,春去秋来,心绪升沉,光阴流转,光阴沧桑,不要怕,不要怕……”这是他的第一首彝语歌曲,唱给谁人生存流浪不定、内心怅惘的本人。

有一刹时的晃神,如此的歌,假如显如今灯光芒美、置景冷艳的音乐综艺舞台上,会是什么后果呢?

“时隔五年再度登上音乐舞台,音乐墨客莫西子诗回归北京”,音乐会的宣传语云云写道。演退园地选择剧场,算是大胆且冒险之举,曲目《月光白得很》《倘佯》《知了叫了三天》《投胎记》《远传》……大多是“原生态”的民谣,没几多传唱度,却能感遭到旋律流淌在山林、旷野,有风有雨,有阳光有雾霭,自在、原始、天然。

仅有短短的100分钟,戛但是止,像一片羽毛悄悄柔柔落在心上。不够,但不克不及再多了。在热繁华闹的五六月份,如此的音乐会在上演市场里好像扔下一颗石子,只会有一圈小小的荡漾,也不知谁会在意。

多说两句《中国好歌曲》。只管来自同一家制造公司,《中国好声响》在大热之后堕入不温不火的形态,却做到了十一季,而《中国好歌曲》这档专注原创音乐的节目,做了三季就急遽分别了。

在浩繁审美情味中,音乐,特别是盛行音乐,拥有最大条约数。当下属出不穷的音乐综艺,一而再再而三的经过改编、舞美、到场说唱等情势翻唱经典曲目,却很少在为音乐行业注入死水——没有原创,何来提高呢?赵雷的《画》、苏运莹的《野子》、戴荃的《悟空》、刘胡轶的《从前慢》……皆出自《中国好歌曲》。眷注原创音乐,就是云云的希罕且宝贵。

散场分开,夏夜迷幻。碰到一场音乐会,没有一首歌引得大齐唱,也不是唱过我芳华的情怀,更谈不上与歌手同发展的光阴。所幸,“那些基本上由心动身的音乐,充溢生命力,有呼吸有脉搏,跟生存休戚与共”。无碍宁静听歌,用力拍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Time and experience heals pain.
时间和经历会抚平一切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