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悬空寺(悬崖峭壁上的艺术——悬空寺)

悬崖峭壁上的艺术——悬空寺

悬崖峭壁上的艺术——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始建于北魏终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共同寺庙。

01

悬空寺之“险”

“悬空寺”修建极具特征,以如临深渊的险要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要而著称。

悬空寺使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支配相连,迂回出奇,真假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布局,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峻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

02

悬空寺主建之“美”

南楼

南楼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玄门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官殿是悬空寺整个修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底下支配均为侍女和老小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以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响如雷鸣般响亮,以是称雷音殿。

北楼

北楼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散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范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局部的最表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正中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右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举国各地寺庙修建中极为稀有。悬空寺的修建会合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天下大同的崇高地步。

长线桥

长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 。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团结在一同,构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

03

悬空寺之“佳誉”

悬空寺的选址之险,修建之奇,布局之巧,丰厚的内在,可谓天下一绝。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宝贵文明遗产。英国的一位修建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交融为一体,做到精巧绝伦,如此奇异的艺术,在天下上是稀有的,经过这次旅行旅游,才真正看到这个新鲜民族的光辉文明艺术和文明汗青。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自满,也是天下人民的自满”。

( 图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接洽)

《文明产业》热忱接待您赐稿

点击查察|必读投稿须知

编纂:田雪彤

复审:乔晓峰

终审:张永富

微信群众号

文明产业融媒体

新浪微博

@文明产业杂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I lose, I lose, but I never give up.
我输过,我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