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板球 走步(数据统计 | 篮板是如何统计的?)

数据统计 | 篮板是怎样统计的?

这个系列会向各位先容FIBA和NBA各项武艺统计(如篮板、助攻、抢断、失误等)的统计标准和典范案例。

本系列首发于我的群众号:全篮球。本文是第一篇,先容篮板数据的统计。

篮板统计的条件

在武艺统计中,篮板(Rebounds)的界说是:在投篮实验后球员对活球规复控制的举动。那么这里有三个要素:投篮、活球和控制。我们起首重申一个条件:仅有投篮才干产生篮板。

很多球迷问及的一个案例是,球员A1打板传给队友A2空中接力,数据统盘算不算A2的篮板?那么了解这个条件就十分清晰了。我们晓得,端正中仅有朝对方球篮将球投、拍、扣才是投篮,以是一个传球即使交往到了篮板,也不应该是一个篮板球。A1打板传给队友空中接力,应该统计A1一个助攻,A2一次投篮掷中。同理,像里基-戴维斯那样朝本人的球篮投球也是刷不到篮板的,由于这不切合投篮的界说。

另一方面,即使一个投篮没有交往到篮圈大概篮板,仍旧可以产生篮板数据。比如球员A1投出一个三不沾被A2拿到,应该给A2记一个打击篮板。

篮板统计的另一个条件是活球。也就是说,仅有在死球之前控制住球才算篮板。假定球员A1拿到篮板,此时B1立刻对他犯规。统计员应该推断犯规是产生在A1控制住球之前照旧之后。假如A1在犯规前就以前控制住球,那么就应该记一个篮板,不然,不算A1的一次篮板。

篮板统计的控制看法

篮板统计要求规复对球的控制,仅仅触及球是不够的。统计手册界说中“规复控制”的情况主要有三类:1 拿到球或是运球;2 点篮;3 在一个控制举动中,将球拍给或拨给队友。

假如统计员以为球员在投篮不中后控制(乃至疑似控制)了球,应该给球员记篮板,即使球员立刻丢失了对球的控制也是云云。比如中锋A1双手抓下篮板,然后将球收到胸前立刻被B1切走,由于他在这个刹时以前构成了控制,应该记A1一个篮板和一个失误,B1一个抢断。

假如统计员以为球员是在将投失的球拍向球篮(点篮),这种拍击被以为是一个控制举动,假如点篮不中,应该记一个打击篮板和一次投篮不中。而假如球员拍击球时并没有补篮的意图,那么就不克不及以为球员以前拿到篮板。但是,即使统计员不确定球员的意图,当球被拍到篮圈或篮板上时,也应该以为这是一次控制举动并给予篮板统计。别的,假如球进入了篮筐,不管球员意图怎样都应该假定这是控制举动,记一个打击篮板和一次投篮掷中。

关于球员A1将球拨出,再被队友A2拿到的情况,统计员必需推断A1的举动对否是一个主动的控制,假如A1很分明是意图将球点传给队友,记A1一个篮板球。而假如A1是在争抢中无目标的将球打出伤害地区,再被A2拿到,那么篮板球应该记给A2。

在这里我们看到,和大大多人所以为的不同,实践上篮板球也是一个“臆断”的数据。统计员的倾向与作风会影响球员的篮板统计,比如球员对否在补篮,大概对否将球传给队友,都遭到统计员臆断推断的影响。

偶尔分,比赛中会显现一个篮板球被两个球员(好比A1和B1)同时局部控制并且对峙不下构成争球(瓜代拥有)的情况,此时假如瓜代拥有箭头指向A队发球,那么篮板统计应该记给A1。

投篮被封盖后的篮板统计

一个封盖一定伴随着一个篮板球,如前所述,没有交往到篮圈大概篮板的投篮仍旧切合投篮的界说。假定A1投篮,球被B1直接封盖出界外,这是A队的团队篮板;假如球帽到场内被A2拿到,这是A2 的打击篮板球;而假如B1直接来了个抓帽将球拿得手中,那么B1的数据单上除了一次封盖外,另有一次防卫篮板。

比力繁复的一个情况是,A1的投篮未脱手就被B1按住,然后A1持球落回地表(落地时B1的手并未紧贴在球上)被吹走步,此时A1投篮被盖一定产生一个篮板球,统计员应该记A1一次投篮不中,B1一次封盖,A1一次打击篮板,A1一次失误(带球走违例)。

篮板统计的典范

篮板球的典范分为打击篮板,防卫篮板和团队篮板(Team rebounds)。打击篮板是指举行投篮实验的球队拿到的篮板球,防卫篮板反之。要注意的是团队篮板,比如打击方投出三不沾直接出界,大概压哨脱手不中等等有篮板统计产生而无法将其归结到某个球员的名下的情况,统计员可以将其纪录为团队篮板。

FIBA的统计标准对团队篮板并不十分看重,除非是软件主动统计,很多死球产生的篮板是无需纪录的。而NBA的官方统计步骤严厉依照每一次投篮(罚球)不中都产生一个篮板的看法,一场比赛球队的投篮不中数与打击篮板/防卫篮板/团队篮板的总和相称。乃至假如列位注意察看,会发觉NBA在两次罚球时罚失第一个,都市产生一个团队篮板。

高阶篮板数据

这里特地提一个高阶篮板数据“篮板率(Rebound Percentage)”,篮板率是指某个球员在场上时,可以拿到全部篮板球中的百分之几。相似的另有打击篮板率(拿到全部打击篮板中的百分比)以及防卫篮板率等。

篮板率数据的上风在于可以愈加客观的分析某个球员的篮板统治力。由于篮板毕竟是来自于投篮不中,假如比赛广泛节奏慢,防卫松,投篮掷中率高,再好的篮板球专家也无法抢到更多的篮板。

比如同为篮板王,张伯伦生活场均篮板到达22.89,而罗德曼仅有13.12,这对否反应了他们之间的真实差距呢?我们可以经过篮板率协助推断:张伯伦最初几年场均篮板仍有18.66个,对应的篮板率是19.4%(之前没有这项统计),而罗德曼生活统计是23.4%,张伯伦之以是篮板数高这么多,主要缘故照旧由于当年的比赛,打铁太多……

武艺统计的意义

作为本系列的第一篇,这里特地提一下武艺统计的意义。

如今篮球活动的统计数据固然仍旧处在一个比力低级的阶段,存在种种不敷,未必能完备反应球员的真实体现。但是数据——尤其是一些高阶数据——仍旧从很多方面为人们评价球员和比赛带来了依据。无论国表里都有很多篮球数据分析专家在篮球行业任职,出名高阶数据PER的作者霍林格乃至在2011年就职了灰熊队的篮球运营副总裁。

另一方面,球员的武艺统计和球员的奖金乃至条约干系联,这是职业篮球的大趋向,在NBA实践上早就是云云。而愈来愈多的基于统计数据的专业分析和研讨,也会推进对篮球这项活动的熟悉,乃至在一定水平上改动它的提高趋向。

最初,在北美还盛行一类直接基于体育数据统计的网页游戏(Fantasy),火箭司理莫雷就是此中的资深玩家,而我乃至还和朱彦硕教师一同玩过一年。从这个角度来说,武艺统计也是很有兴致的!

参考材料:

[1] FIBA, BASKETBALL STATISTICS MANUAL [E]. FIBA ASSIST MAGAZINE 2005(15):

[2] NBA, STATISTICIANS’ MANUAL [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Work hard in silence, let success make the noise.
在沉默中努力,让成功自己发声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