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基本集体战术有哪些(世界杯决赛战术观察)

  出门在外,就不写得太详细了,而且大家都沉浸在情绪里,或许也没有多少精力关心战术层面的问题哈哈。

  关于开场战术

  阿根廷这边出人意料,斯卡洛尼的球队在人员选择和开局策略都显得攻击力十足,不仅是全队集体压上,迪-马利亚猛攻孔德一侧,还体现在作为右后卫的莫利纳还有相当的插上职责。

  这在决赛的舞台上,而且在阿根廷此前的思路中,还是非常少见的。

  大概只有小组赛第二场对阵墨西哥时,才有如此的气魄。

  昨天下午的时候,我依稀记得在哪里看到一条消息,大意时斯卡洛尼自己说不想打到点球大战,如果信息无误的话,打得如此决绝,那就是他们的计划。

  战术层面上,迪-马利亚对上孔德打出了绝对的优势,即便到了50分钟区间,迪-马利亚作为老将,依旧能通过脚步和节奏的变化,彻底晃开孔德,这就显得很恐怖了。

  而在法国队的体系里,孔德这一侧是不能暴露的,因为作为垛后的边后卫,他这一侧本就不可能用进攻来弥补防守端的缺失,而且还有一点在于,孔德负责保护瓦拉内的一个侧面,一旦孔德暴露,瓦拉内就会随之暴露。

  这一个对位上的劣势,形同于巴西对阵克罗地亚时,达尼洛早早染黄,暴露蒂亚戈-席尔瓦,虽然蒂特之后将后者和马基尼奥斯位置对调,但在加时赛里,达尼洛又被调整到右路,蒂亚戈-席尔瓦还是在身前给了克罗地亚扳平的空间。

  除了防守端的影响之外,法国队还受影响的就是格列兹曼。

  作为本届大赛,法国队体系中的防守第八人,格列兹曼回防禁区前沿的镜头,大家应该都见到很多了,这场比赛也是如此。

  然而和法国队此前面对的球队不同,阿根廷中前场集体偏小,尤其是左半扇一边,麦卡利斯特、恩佐-费尔南德斯都强于移动、灵活和脚下,这就让格列兹曼既要回防帮助防守,又难以在守转攻里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在此前的战术观察中我们也提到过,格列兹曼是法国队中前场唯一能起到调动对手的球员,一旦这一点被封死,那么单靠吉鲁和姆巴佩的身体,是难以打疼阿根廷的。

  关于点球

  阿根廷开分球,就是迪-马利亚从左侧突入禁区制造,打出了登贝莱的犯规。

  登贝莱这一点的防守问题,我们之前也提到过,就不再赘述了,但点球可以说两句。

  目前,足球运动的大趋势就是吹罚犯规的尺度正在变得愈发严格,只要在禁区内有接触,十有八九就会吹罚点球。

  而本届世界杯的另一个大趋势则是对净打时间的追求,小组赛阶段,尤其是第一轮,超长时间的补时是一个清晰的体现,而进入淘汰赛阶段之后,超长时间的补时就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VAR系统的缺席和主裁权威的提升。

  三、四名决赛里,格瓦迪奥尔那个不能再清晰的从身后被踢倒的禁区内犯规,被主裁无视还可以理解,但在死球后,VAR系统没有提醒则是最诡异的。

  不带阴谋论的解释就是,为了让比赛节奏不被更多地打碎,也为了不让净打时间收到影响,VAR系统的提醒和回看程序都被削减掉了。

  这样一来,淘汰赛看起来就始终富有争议,因为大家都已经在有VAR系统的环境里踢了很多年的球,已经形成了关键判罚无需担心,VAR系统会再给场上各方一次提醒和回看的机会,尤其是关于点球、红牌等立刻改变场上形势的关键判罚。

  然而本届世界杯,尤其是淘汰赛,这一习惯被打破,主裁的权威近乎于回到了VAR系统推出之前,自然而然会引发更多的争议。

  所以在判罚尺度趋严,但VAR介入程度降低的两大趋势的影响下,更会“制造”犯规和点球的球队自然会获利。

  注意,这里的“制造”并无褒贬含义,这本身就是足球场上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而且也普遍认为南美(南方)球队比欧洲,尤其是北方球队更擅长这一点。

  至于具体的判罚,就不细说了。

  关于调整

  阿根廷凭借点球开分,随后反击战扩大比分,很快就建立了两球领先的优势。

  这在决赛场上自然是很惊人的落后局面,所以德尚也很快做出了调整,用小图拉姆和穆阿尼换下了吉鲁和登贝莱。

  这在思路上是没有问题的,两个被换下的人,尤其是吉鲁,需要体系的支持才能发挥自己的特点,比如球来了,他的对抗才会有用。

  但当时的法国队,球都没有,所以首先需要夺回球权,这需要特点上更全面的球员将阵型紧凑起来,另外也需要特点上更全面的球员直接将压力施加在阿根廷后卫线上。

  所以,这两个换人近似于等同放弃体系,直接上人。

  这是相当精准的调整。

  巴西输克罗地亚,其实就是输在这一点.蒂特死死抱住自己的体系不撒手,所以他的换人都是制式化的,中锋不行换中锋,逆足边锋不行换逆足边锋。在国家队赛场,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越到强强对话,越到关键时刻,体系是应该最先考虑舍弃的,因为国家队的体系本身就很脆弱,维持下限的能力有没有都要两说,更遑论需要拔高上限了。

  德尚没有犯类似的错误,所以他放弃了体系,直接上更能给对手输出压力的球员,虽然在一开始没有收到具体的成效,但在迪-马利亚自己玩命打的后程,阿根廷也没有再进球。

  当然了,后期换上的科曼也很关键和有效。

  至于斯卡洛尼这边,还是受到了比分影响。

  作为前球员,他不会不知道2-0这个领先优势有多么脆弱,所以在迪-马利亚下场之后,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该回来防还是该继续攻。

  所以阿库尼亚顶替迪-马利亚这一手并不成功,既没有了进攻,也无法加强防守。

  实际上,他在那个时候应该考虑上利桑德罗-马丁内斯换下塔利亚菲科,从而形成五后卫,或者更具强硬度的四后卫。

  可能有人会担心利桑德罗-马丁内斯的防空能力,但在具体情况里,有体能的矮后卫,并不见得就会输掉空中争夺,别忘了在曼联,利桑德罗-马丁内斯的防空是不需要被担心的。

  更何况塔利亚菲科这一点,穆阿尼两次在他区域形成争顶优势,一次偏出,一次未能改变皮球的运行线路。

  所以反倒是在被法国队拖进加时赛之后,斯卡洛尼得以坚定信心。

  换上的劳塔罗-马丁内斯打出了战术效果,减少了阿根廷其实非常脆弱的后场暴露的可能性,他没有进球这一点自然免不了被批评,但没有他的作用和效果,阿根廷也积攒不出足够的机会,也不会有梅西那脚补射的机会。

  德尚在赛前曾经说过,阿根廷的体系和四年前相比发生了改变,梅西的位置不再是前锋,而有了前锋替他拉扯出空间。

  阿尔瓦雷斯和劳塔罗-马丁内斯,干的其实就是这个活。

  关于最后

  我无意参加球王等话题的争论,这种事情本就是自在人心,你觉得是不是,那便是是不是。

  类似的话题也包括阿根廷夺冠是否存在其他因素。

  但有一个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大家都在心底或多或少地希望看到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不管你是否是梅西的球迷,这一点都是客观存在的。

  就像德尚在赛前发布会上所说的,或许也有很多法国人希望看到梅西夺得冠军。事实其实就是如此,当大家都在内心中希望看到这样一个结局时,很多事情或许就已经注定了。

  不止是这场决赛,也包括这一路走来的全过程。

  所以我不能妄下评断这里有什么黑幕等等,但我依然认为,至少在对阵克罗地亚的那场比赛的部分时段,主裁存在着尺度不一的现象。

  然而在这7场比赛里,当主裁看到看台上遍布的阿根廷球衣时,至少一部分争议还是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

  除此之外,7场5点是事实,但梅西罚进也是事实。在这个他曾经没有把握的地方,在这个他被批评精神属性不足的地方,没有掉链子,也就可以见得这一届的梅西和阿根廷确实有所不同了。

  所以,依然要恭喜阿根廷。

  足球基本集体战术有哪些(世界杯决赛战术观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